制藥廢水是制藥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由于制藥行業生產工藝復雜,不同制藥企業產生的廢水量、廢水成分和廢水處理難度存在較大差異。制藥廠廢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產廢水。制藥廠生產廢水、制藥廠產生的中成藥生產廢水及各種制劑生產廢水四大類。
對于制藥廢水的處理,一般采用多種方法綜合處理,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常見的物理法包括沉淀、過濾、吸附、氣浮等,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油污等雜質。化學法包括氧化、還原、中和、混凝等,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生物法包括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兼性生物處理等,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和營養物質。
醫藥廢水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傳播疾病:醫藥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蟲卵等致病原體,如果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可能會傳播各種疾病,或導致介水傳染病的爆發流行。
2. 污染環境:醫藥廢水中含有酸、堿、懸浮固體、化學藥劑和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變性。如果直接排入水體或土壤中,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3. 破壞生態:醫藥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會破壞水生生物和土壤生態系統的平衡,導致生態系統的崩潰和物種滅絕。
4. 影響人類健康:醫藥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威脅。
因此,醫藥廢水必須經過嚴格的處理和凈化,才能排放到環境中。同時,醫療機構應采取有效措施,減少醫藥廢水的產生和危害。
制藥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
1. 預處理階段:物理化學方法經常被使用,常用的設備有混凝沉淀池和氣浮設備。微納米氣浮設備工作效率高,處理效果好。通過微納米氣泡對水中的懸浮物粘附、包夾、頂托的方式達到將廢水中懸浮物分離的目的。氣浮工藝能夠有效地分離液體中的懸浮顆粒、油以及其他脂肪類。
2. 水解酸化:在缺氧條件下,水解酸化菌可把制藥廢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性有機物,并將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水解為小分子有機物,提高污水可生化性。
3. 缺氧處理:在缺氧條件下,兼性厭氧菌可以將制藥廢水中的氨氮通過反硝化作用轉化為氮氣,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
4. 好氧生物處理:在好氧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可以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徹底降解。
5. MBR工藝:MBR工藝是一種新型的制藥廢水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污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