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大幅提升,農村用水量逐步增加,污水排放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農村生活污水主要來源于餐廚、洗滌、廁所和養殖等,顯著特點是:水量波動大、可生化性強。
農村生活污水危害主要包括:
1. 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特別是糞污下滲會污染村莊及周邊區域的土壤和地下水,增加消化道疾病糞口傳播風險。
2. 污染地表水:若村莊位于飲用水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或準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水源地或隨降水匯入地表徑流排向水源地,會嚴重危害飲用水安全,形成黑臭水體或水體富營養化。
3. 傳播傳染病: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如果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會導致多種傳染病的傳播。
4. 污染水源:生活污水排放到自然水體中,會使水體中的有害物質濃度升高,進而污染水源,給人們的飲水帶來極大的危害。
5. 土壤污染: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和營養物質,如果排放到土壤中,會導致土壤污染,影響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
6. 氣體污染: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這些有機物質在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臭氧、甲烷等有害氣體,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
對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可采用小型污水處理站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使污水得到凈化處理。污水經過初級處理,通過格柵去除大顆粒雜物,然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混合和沉淀。污水進入曝氣生物池,在有氧條件下,好氧細菌分解有機物,減少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經過二沉池沉淀和消毒處理后,凈化后的水體可以達到一定的排放標準。